资源地的等级与连接地策略密切相关。初级玩家往往急于占领高级资源地,但若忽视连接路径的稳定性,可能导致后方空虚或被敌方切断补给线。尤其在中期发展阶段,当玩家拥有30块三级资源地后,系统会建议放弃低级地块,腾出空间用于连接更高级的四级地。需要精确计算每块地的连接价值,避免因盲目放弃导致路径断裂。部分特殊建筑如要塞、工坊等也必须建造在已连接的特定等级土地上,这进一步凸显了连接地的战略意义。

上级同盟可通过镇压俘虏领地实现临时连接,但无法驻守。这种机制为大规模战略行动提供了可能,例如利用俘虏领地作为跳板攻击远处资源矿点。非同盟玩家之间也可通过协作实现间接连接,比如让友军先攻击目标地块,再派兵占领,从而绕过系统限制。不过这类操作需要高度默契,且存在被第三方截胡的风险。

从战术执行角度看,连接地意识直接影响开荒效率。新手常犯的错误是单方向扩张,导致士气衰减和防线薄弱。正确做法是以主城为圆心向外辐射式铺路,始终保持连接地的环形防御结构。在攻打六级以上资源地时,由于守军分为多批次且无法全部侦查,更要确保连接地稳固以便快速补兵。部分玩家会保留低级地块作为临时连接通道,待高级地占领成功后再拆除,这种动态调整的策略能有效降低战损。

连接地的终极价值体现在战略纵深构建上。后期优质资源地往往被强势同盟垄断,通过精密计算连接路径实施蛙跳战术——即牺牲部分地块专门用于通道连接,可以突破常规推进限制。但该操作需要精确控制镇压时间、士气恢复和部队轮换节奏,任何环节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军断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