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城舰队配置的核心在于平衡火力输出与生存能力,主力舰队应以巡洋舰、战列巡洋舰或航母为基础,搭配支援型舰船形成攻防一体的作战单元。前排优先选择高护甲舰船如奇美拉巡洋舰,中后排配置卡利斯托等对舰特化舰船,同时保留80指挥值空间用于防空型光锥级舰船补充。增援方面建议选择大帝级或风暴级战巡,但需注意其移动速度较慢,需提前规划行军路线。舰队指挥值上限为400,需合理分配各舰船比例,避免因单一舰种过多导致战术僵化。
攻城作战前需明确分工,主力舰队负责主城攻坚和高等级防卫队清理,护卫舰队则专注清扫低等级防卫舰。主力舰队需携带奶船降低战损,建议采用8艘巡洋舰(160指挥值)+8艘对舰巡洋舰(160指挥值)+4艘防空舰(80指挥值)的标准配置。护卫舰队可完全由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,无需配备支援舰,因其战损资源消耗相对可控。特殊情况下可组建高速拆家舰队,以诺玛M470级和云海级为核心,配合FG300等高机动护卫舰实施游击战术。
战术执行阶段需注意曲率航行的运用,通过先遣侦查舰建立计划圈激活曲率通道,大幅缩短主力行军时间。攻城时采用肉盾先接战,输出再夹击的基础战术,主力舰队吸引火力后,输出舰队从侧翼切入。针对城市防卫舰队重建机制,建议在总攻前完成全部防卫舰清理,并确保我方舰队数量始终优于守军。若需远程奔袭,可采用工程舰增援侦查舰的移动方式,利用增援继承最快速度的特性提升效率。
守城方应对策略包括提前开启能量盾、优先回防主力舰队、在防卫机库配置蜂巢等强力舰载机。遭遇强敌时可选择化整为零,利用多个前哨站实施机动防御,或组建高速舰队反制敌方采矿平台。视野控制尤为关键,需注意采矿平台暴露2格视野、基地暴露5格半视野的设定,通过计划圈外布置小船获取坐标再曲率突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