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舰加点直接影响战斗表现,不同定位的舰船需要针对性强化。护卫舰和驱逐舰作为前期主力,装甲和动力系统是核心,比如FG300这类通用舰优先拉满物理抗性和护甲,侦察型舰船则直接动力拉满提升机动性。移动仓库类舰船如721型,仓储和动力系统必须优先点满,其他功能后期再补。护航艇加点讲究策略,刺水母、红宝石这类版本强势艇,技能顺序是策略>冷却>暴击>爆伤>伤害>命中,确保输出节奏和爆发力。
输出型战舰的加点逻辑很清晰,暴击属性收益最高,其次是冷却和基础伤害。单发伤害高的战舰比如卡利斯托鱼雷型,暴击能大幅提升秒杀能力;单发低的舰船则优先冷却缩减保证持续输出。命中属性虽然存在感低,但高单发战舰可以适当补命中避免浪费火力。前排生存类舰船如ST59,装甲系统首选能量抗性>护甲>减命中>生命值,主炮结构强化能有效提升生存能力,中后排输出舰则不用点生存属性。
卫士、苔原这类治疗舰核心是冷却>锁定>命中,策略技能完全不用点,因为治疗量依赖技能频率而非爆发。防空特化舰比如光锥级,优先对空命中率和冷却缩减,区域防空效果比单体防御实用得多。攻城特化舰如云海级,无人机系统和导弹伤害必须点满,动力系统只需保证基础移速,装甲系统最后补物理抗性即可。
巡洋舰和战列舰这类高成本单位,装甲系统必须点满焊接工艺和物理抗性,武器系统根据定位选择集火或城防特化。航母加点分两种:载机流优先舰载机伤害和返回速度,炮艇流则强化导弹冷却和暴击。策略技能不是所有船都值得点,集火类策略性价比低,而针对型策略如对巡洋特攻或保命闪避效果显著,高冷却武器舰船可以点90秒减冷却策略。
加点不是一成不变的,实战中要根据舰队编组和敌人类型灵活调整。小船队侧重闪避和速度,大船队追求火力和抗性均衡。多观察战斗回放,如果发现输出不足就补暴击或冷却,生存压力大就强化护甲和能量抗性。技术值有限时优先激活核心技能,多余的再分配给次级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