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守工事的布阵是巩固领土、抵御敌军进攻的核心策略。合理的城防布局需要结合地形、兵种特性及建筑功能,通过箭塔、拒马、营帐等设施的协同部署,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。关键点在于利用箭塔的射程优势构建火力网,配合拒马延缓敌军行进速度,同时依托营帐为部队提供补给与休整空间。防守范围应最大化覆盖前线,优先升级城墙与城防军以提升基础防御力,确保主力部队能在消耗战中占据优势。
箭塔作为防守的核心输出设施,需遵循品字形三连布局原则。三个五级箭塔呈三角排列,外围保留空地避免敌军直接贴近,确保任一方向进攻的部队都会同时承受三座箭塔的火力打击。拒马应前置在箭塔射程边缘,用于阻挡敌军快速突进,迫使对方消耗体力拆除。若资源充足,可在关键通道如码头、关卡附近增设加固箭塔或淬毒箭塔,前者提升伤害与免伤,后者附加减速和增伤效果。城防守军的强度与建筑等级直接相关,需优先将工事营升至满级以强化防御属性。
兵种配置上,远程武将应置于后排掩体后,避免被敌方先手战法秒杀;近战肉盾型武将如曹仁、孙坚等可部署在城门附近,利用高统率属性吸收伤害。骑兵类先手武将适合放置在城门后三格,凭借高机动性快速拦截敌军。防守策略建议选择进攻模式,主动消耗敌方兵力,而非被动固守。若采用群雄自动队,则调整为防守或中立模式以适配AI逻辑。
资源分配需注重平衡,避免过度依赖单一防线。野地防守需利用山地、河流等自然屏障,在高地布置弓兵与火枪兵扩大攻击范围,狭窄地形可设伏兵夹击。阵法选择以防御型为主,如铁壁阵提升部队生存能力,或根据敌方兵种切换克制阵法。侦查系统需提前启用,分析敌军兵种与行进路线,针对性调整布阵。
后期维护中,定期修复受损工事并补充城防兵至关重要。城防兵造价低廉且容量高达8万,能有效弥补主力部队的兵损缺口。闭城功能可在弱势期启用,暂时规避大规模进攻以争取调整时间。同盟协作时,集中箭塔群封锁战略要地,并协调成员驻守形成联防,确保关键城池不被轻易攻破。